找到相关内容2150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李炳南答:世俗习气不能断尽,可以信佛念佛吗?

     李炳南答: 正是为了断除习气,才要念佛,因为习气难以断尽,所以就应该加紧念佛。圣凡之间的区别正在一念之间,一念正,即是圣,一念邪,即是凡。

    李炳南

    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10/11215518467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临终时,神识不清,只能任其堕落吗?

    李炳南答:   明知是有障碍的地方,就应该早想办法摆脱。如果自己念佛功夫深,已经能够来去自由,很有把握,也无所畏惧了。密宗有大灌顶光明咒砂的办法,但无缘的人,也不会遇到别人来布施。

    李炳南

    临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2/19140918900.html
  • 嘉扬彭措仁波切答:念佛时心总是静不下来,如何对治?

    嘉扬彭措仁波切答:念佛时心不能得到清净,首先应该观察自己的念佛方法是否正确。若念佛方法没有错误,那就说明是自己的业障深重,应该勤修忏悔法后再去念佛,这样就可以使心清净下来。 有时心不能清净是...行者若念佛之时,心总是掉举,则应该在自己前下方观想一尊阿弥陀佛像,使心专一缘于像上即可。若心昏沉,则应该在自己头顶上观想一尊阿弥陀佛像,使心专一缘于此像而定住,即可消除昏沉。若心总是外散,则应加强心之...

    嘉扬彭措仁波切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0923578957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布施者,存何等心才能达到布施解脱?

    如本法师答:布施者内心应该存著六种心,若能受持六种心,则能达到布施解脱的境界。1.欢喜心。2.平等心。3.庆幸心。4.广结善缘之心。5.度悭贪之心。6.三轮体空之心。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6121994736.html
  • 谈供养

      谈供养  在佛门中以财物等供养三宝,殆不外是“香、花、灯、涂、果、茶、食、珠、宝、衣”,以及“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医药”四事供养等等。   修供养的人:应该存心诚敬,表达虔恭。不可带有勉强作做,敷衍了事。至于供养中的咒愿,我们应该是为了崇敬三宝的大智大仁大勇而修供养。我们应该是为了报谢佛菩萨万劫千生、流鲜血救众生的大恩大德而修供养;我们应该是为了代替多生多世父母眷属,祈求得救而修供养;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0953448.html
  • 如何观察和对治自己的嫉妒心?

      别人修行有进步了,生活、工作、身体有好转了,就开始心里不舒服了,这就叫嫉妒!你为什么不舒服?我们已经发愿了,要饶益众生,众生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,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,我们心里应该高兴。为什么不高兴呢?还是没有发心。如果你真正发心了,让众生高兴是你的责任啊!你没有为他做什么,他自己就能够得到好处,就能高兴,你应该随喜,也应该高兴,众生的好事就是我们的好事。    也有人说:“贪心、嗔恨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烦恼|嫉妒|达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9285519359.html
  • 小蜗牛的拙见

    指引,让众生醉生梦死!也许这就是末法时期病态人们的症状吧:不以修行持戒坐禅为主,却偏偏把金钱,女人,香车看得如此之重,这绝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比例能形容的!学佛的我们,应该知道人是有命的,所谓的命就是前世的业,今世的果报,那么作为我们学佛人,不应该无耐,应该充满信心,改造自己的命和业力,好好念经,放生,印经书,今世的命就会有所改变,同时也会增加我们对佛菩萨的信心!人身难得,绝不该虚度,尤其走入佛门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5276022.html
  • 问:佛教徒应怎样对待现实社会?

    佛教徒是生活在社会中,不能离开社会的。既然如此,我们就应该以佛法中的智慧和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,去面对现实社会。具体来讲,在家佛教徒皈依了三宝,就应当遵守五戒,将五戒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...丈夫的就应该作一个模范丈夫;做妻子的就应该是一个贤妻良母;是人儿女,就应该孝敬父母。既然是家庭的一分子,就应该尽到家庭的责任。在工作单位,身为佛教徒就要处理好与同事以及他人的关系。由此及彼,还有邻里关系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1177488.html
  • 论“应”

    论“应” 沈家桢居士所著《〈金刚经〉的研究》一书认为,《金刚经》第二分中须菩提问佛:“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内中的“云何应住”四字,是“应该怎样住”的意思,所以这四个字应该改为“应云何住”。  唐思鹏居士所著《〈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〉新注》一书,对“云何应住”的解释是“当如何安住”。和沈居士一样,唐居士也把应字理解为应当、应该了。  在古汉语中,应字包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047794.html
  • 坚持素食原则 不忘契理契机

    的设定的概念下讨论。   我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:   第一,素食符合佛法,应该坚持。因为素食是完全符合佛教轮回的教义以及佛教众生平等、大慈大悲等的精神,这是佛教区别与其他宗教的最大特征之一,应该坚持,并不断倡导和有效推行。   第二,素食的意义应该区别看待。在汉传佛教范畴之内,从宏观的角度来讲,素食是有利于学佛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的。在这方面有大量的理论论证和实践例证可以支撑,不必再详细说明。...

    李利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0868140.html